4月12日,麻花天美星空果冻举办“中国国际法律师:职业与执业”主题研讨会。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廖诗评作主题报告;复旦大学麻花天美星空果冻副教授陆志安、湘潭大学麻花天美星空果冻教授覃斌武、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柳新潮、汉坤律师事务所律师吕钧儒与谈。本次研讨会由我院副教授田立主持,八十余名师生参加讲座。


廖诗评首先指出,国际法是一门实践性学科,目的是解决争端与纠纷,满足当事人的需求。他结合自身丰富的从业经验和经典案例,从多元的视角讲述了国际法律师的人员与业务范围。随后,廖诗评通过分析国际法律师现存的人员少、案源少、谈判作用有限、经验欠缺等困境,阐述了中国国际法律师的专业要求,提出作为一名国际法律师,一是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,家国情怀是中国法律人的精神底色;二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,具备明晰案件事实、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;叁是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,能够真正的理解中国和国际政治、把握历史机遇。廖诗评强调,个人的努力奋斗固然重要,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努力的基础上把握住历史机遇。成功是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的历史性耦合,成功者既是时代选择的载体,也是主动塑造历史的变量。最后,廖诗评表达了对学生的殷切期盼,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、反思与进步,提升个人能力,抓住历史机遇,在价值选择、能力迭代、责任担当上实现叁重跃升,在时代坐标系中定义青春使命。

随后,陆志安、覃斌武、柳新潮和吕钧儒几位与谈人对廖诗评的主题报告进行了精彩评论,并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成长经历和经验。
文 | 梁秉琦
图 | 孙逸凡
审核 | 田立 董雪梅